大白兔、滚铁环、跳皮筋……那些关于童年 “吃喝玩乐”的美好回忆都在这些画里!
2020-09-02 14:19:01
  • 0
  • 0
  • 0

来源:东城艺苑

“画说京韵”栏目前面推出了东城区美术家协会会员、80后青年艺术家刘鹏的【印象·童年系列组画】的“衣·食·住·行”部分(见文末链接),本期继续推出这一系列的“吃·喝·玩·乐”部分。衣食住行里尚隐藏着成年人欲说还休的辛劳困苦,比起来,吃喝玩乐才是更纯粹透亮的童年。

“吃”与“食”有所不同,这里的“吃”指的是孩子们的零食。不论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昂贵的、廉价的,在小孩子眼里都联结着快乐。就连现在的我,一看见“零食”这两个字,心中还是莫名地愉悦。

大白兔奶糖

要说童年最甜蜜的回忆,那就非大白兔奶糖莫属了。珍稀的食物更美味,到了80年代,大白兔还要凭票排队购买,是婚庆和春节才能吃上的珍品。那时候有个说法是“7颗大白兔能顶一杯牛奶”,可是谁舍得一次吃7颗大白兔啊!一颗还要掰下一半,才舍得放进嘴巴慢慢化呢。这几年大白兔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包装,但蓝白的色调没有变过,也是为了守护几代人温暖甜蜜的回忆吧。

干脆面

小浣熊干脆面在90年代风靡校园,以至于现今的网络上,“干脆面”已经成了浣熊的代称。它不光好吃,袋子里附赠的水浒英雄卡更是吸引人,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班里互换卡片。不知道集齐了108张去换奖品的后来后悔了吗,那可是多少钱也换不回的童年记忆呀。

泡泡糖

80年代末期,泡泡糖一进入中国市场就立即席卷全国,那时候的中国孩子哪儿见过这么奇妙的零食啊。下课铃一响,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抓紧斗起泡泡,你的泡泡大,我的泡泡透,他能吹出好几层……上课铃都响了却被吹爆的泡泡糊住脸,这种乐事就更多了。情窦初开的丫头小子们把嚼完的泡泡糖粘在暗恋对象的头发上、衣服上,少不了又是一顿口角——嘴上虽然不饶人,心里可甜着呢。

山楂片

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国民零食,从七〇后到一〇后,恐怕人人都吃过这种价廉味美的小食品。酸酸甜甜,生津消食,一片含在嘴里能化上半天。5分钱一包,下课10分钟都要去买一包,给好朋友塞几片,友情的账户又充了值啦。

80年代开始,市面上的休闲饮料多了起来,从最初的合作社、副食店,到后来的服务社、小卖部和冷饮摊,都是在炎炎夏日,我们时常飞奔而去的地方。还有家里准备的一些佐餐饮品,也令人无穷回味。

摩奇桃汁

摩奇是记忆里最早的利乐包装果汁饮品,出过桃汁、橘汁、苹果、葡萄、梨汁,最受欢迎的是桃汁。90年代摩奇风靡京城,还是某一年国庆大阅兵的专用饮料。新世纪初,摩奇在饮料市场逐渐萎缩,最终停产。谁能想到,2017年,它又回来了!还是那个味儿,最受欢迎的还是桃汁。

北冰洋汽水

北冰洋橘汁汽水的历史跟摩奇很相似,只不过退市得更早,回归得也更早。北冰洋集团的双棒儿、袋淋、橘子冰棍儿,跟汽水一样,都是主打怀旧牌的情怀产品,没辙,谁让咱瞅见包装袋上的长脖子大白熊就觉着亲切,就心甘情愿地掏钱包呢。

麦乳精

80年代,麦乳精还属于“高级营养品”,除了给小婴儿代替奶粉外,很多孩子第一次喝到这种奢侈品,都“得益”于家里长辈生病住院,亲朋好友探望的时候会送上一两罐。麦乳精香甜可口,令小孩子眼馋不已,可往往都被爸妈藏得高高的留着待客,那就只好等他们不在家的时候,狠狠地挖出两大勺,捧在手心里,一点一点舔着嚼着吃。吃完还不忘把罐子摆回原处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其实大人们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瓷瓶酸奶

矮墩墩白胖胖的瓷罐子,红皮筋箍着纸盖子,放了学必得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喝上一瓶才能走。瓶子不能带走,就杵在摊儿边上喝,一骨碌下肚,酸、甜、凉,三五口吸完一抹嘴,痛快!皮筋又粗又结实,自己留着,男生做弹弓,女生扎头发、编玩意儿,人人兜里随时都能掏出一两根。

不管家庭条件如何,每个孩子多少都会有几件心爱的玩具,那是生命初始的珍贵陪伴,不关乎它是否精美、值不值钱。

冲锋枪

在80年代,谁能有这么一把冲锋枪,再配上一身军服、一顶别着红五星的大盖帽,那自然就是孩子堆里的头儿。“司令员”一扣扳机,冲锋枪哒哒响,枪管冒出火光,往“敌军”方向一挥:“同志们,跟我上!冲啊!”每个人都认真地演着自己的角色,似乎不是冲杀在胡同小院,而是驰骋在千里疆场。

冒烟火车

这个火车玩之前要加水。打开开关,走一段就一声长笛,冒出白烟。火车开动的时候声音巨大,家里大人怕打扰邻居,总不让玩儿。现在想想,主要应该是怕费电吧,好几节一号大电池,玩不了多会儿就没电了,要是听半导体,能用一两个月呢。

照相小熊

照相熊是铁皮玩具时代晚期的升级款。发条一拧足,小熊就走动起来了,手里的相机也咔咔地直闪光。照相熊特别受欢迎,一堆孩子排着队轮流照,还歪头扭腰做足了姿势,关系特别好的还要来个合影,看着教人好笑,好像真的拍下了相片似的。

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欢欣,总能让人忘掉时间流逝,忘掉烦恼忧愁……

吹泡泡

吹泡泡真是特别经典的儿童游戏,一批批吹着泡泡的孩子长大了,成年了,自己有了孩子了,又带着孩子吹起泡泡。80后90后用肥皂水和麦秆或吸管吹泡泡;妈妈洗着衣裳,就着洗衣盆里的那点水也能吹得劲头十足。现在的孩子,泡泡枪泡泡机泡泡液,装备齐全着呢。公园里哪儿冒出泡泡,哪儿就呼啦啦围上一大群孩子。那五彩斑斓的泡泡里藏着的梦想和快乐,从来没有变过。

跳皮筋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跳皮筋似乎是女孩子专属的游戏,操场上,胡同口,时时见一群小丫头聚在一起,念着脆生生的歌谣跳皮筋,乌黑的发辫在雪白的脖颈上随之跃动……皮筋从脚面到膝盖,到腰,到脖子,一级一级往上升,甚至还要用手指举过头顶,真不知多灵活的腿脚才能跳出这样的高难度。

捉迷藏

住在乡村大院的孩子恐怕更能体会捉迷藏的乐趣,地方宽敞,器物敦实不怕磕碰,面缸米瓮、土堆草垛、门墩树丛,处处都是绝妙的藏身之处。藏的那个绞尽脑汁要开发新地方,藏好了捂着嘴不笑出声;找的循声分工搜索,有时明明发现了也假装多找一会儿,要趁对方最得意的时候再“捉拿归案”。虽然是一分钱都不用花的小游戏,快活的劲头可一点儿也不少。

滚铁环

滚铁环是个需要很高技巧的游戏,既要求平衡性好,还要手眼协调好,还得有耐心,不急不躁。说起来是个特别能锻炼人的优质运动,怎么就消失了呢?也许是路上车太多不安全,也许是现在的孩子看不上这样稚拙的玩具,总之,游戏也好,玩意儿也罢,也都像每个走过童年奔赴真实生活的孩子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命运。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一生中难免坎坷苦楚,我们靠童年时攒下的甜来慰藉自我、疗愈自我。当年的孩子如今也做了父母,不止步于缅怀自我的童年,更懂得帮自己的孩子在童年打怪物攒装备,助他们乘风破浪,稳渡岁月,这才是一代强似一代的坚实根基。

主编 | 石榴

制图 | 李甦

文字 | 高原 刘鹏

编辑 | 雅楠

图片授权来自刘鹏

此画家由东城美术家协会推荐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