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艺苑
在众多关于京味儿文化的作品里
于阿军的作品是很特别的一类
在他的作品里,他的家乡——北京
被剔除了所有与宏大有关的属性
提炼出“家门”这个简单的元素
城市不再是地域性的主题,
而着眼于家庭这个最小的单元
我们在一扇扇门上,看到世事沧桑
而家庭里的人物却从不出场
他用空寂的场景,
暗示着物换星移和历史的起伏跌宕
于阿军
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圣品书院艺术总监
东城美术家协会会员
辞职做专职画家
初步涉猎胡同题材
1992年,于阿军把稳定的中学教师工作辞掉,专心致志地在家画画。
“社会上把我这样的人叫做职业画家,其实我们就是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通过卖画来实现的人。我深知,选择全心全意从事艺术创作这条路相当不容易,但凭着我对艺术深切的爱一定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韧不拔,水滴石穿!”
最初为了生计,他画过一些以佛教为题材的作品,后来又创作了一些陕北的风景和人物画。虽然这段时间的作品也能卖出几幅,但他对这些作品都不满意,因为没有深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中,仅仅浮光掠影地通过采风时拍的一些照片进行构思和创作,难以表现出真正的感染力。
1994年深秋的一个下午,他和几个朋友骑着自行车在胡同里拍照片,寻找新的绘画题材。起初觉得胡同里面很乱,没什么感觉。到了傍晚时分,将要结束此行的时候,他扭头之间忽然看到一个场景,觉得非常好看,完全可以入画:在一条有点曲折的胡同里,一个很旧的老门楼和一扇十分斑驳的朱漆大门,在暖暖的夕阳的照射下,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画面。
当时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就是这样一个略带巧合的会面成全了他和北京胡同一生的缘分。
《爽塏居》
没过多久,描绘此景的作品诞生了,比他以前画的其他题材的作品在感觉上好很多。一些画家朋友看过之后也认为,这幅画对胡同魅力的表达比较准确,还有一种亲和感。其实,他在创作时并没有想太多,仅仅是画家眼中的一个美景写实罢了。
“可能是由于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胡同和胡同里的人有多方面的接触和了解,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胡同视觉形象的美感和对胡同人文特色的潜意识。”
《深宅大院》
《晚秋》
《晚秋草图》
《寂》
从1994年开始,一年四季他从未间断过到胡同里搜集素材,拍了大量照片,创作了一些作品,陆续参加了北京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
《胡同里的大晴天》
1996年在北京艺术节上,他的《胡同里的大晴天》获得了金奖。这段时期他创作的作品,基本上是按照对胡同美景的直观感受画出来的,所以画面呈现出类似于写生风景画的模样。
第一个10年
聚焦胡同老门
谈到自己画风的形成,不得不提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对他的影响。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胡同里的人和事,唤醒了他对往昔许许多多关于北京城的美好记忆和丰富想象。冥冥之中,老舍先生用他笔下鲜活的人物引导着他进入生活和成长的这座伟大城市的核心境界中。
他用画家的眼光重新审视胡同的整体形象和大量具有人文特色的细节,把自己对胡同深沉的情感蕴含在要表现的胡同门楼和大门里。
《金秋》
“艺术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不能使自己为之兴奋、痴狂,以至于沉思,那还何谈观者在作品前长久驻足。”
1996年8月,他的20幅作品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参观的人非常多,得到了不少的好评和鼓励,此次,他还与香港“世界画廊”签约。双方约定:今后10年他的所有作品均由该画廊展出和销售,并且每两年在香港举办一次个人画展。有这样一个专业的团队进行运作,使他能够更专心于自己的创作,努力地丰厚自己的学识,磨练自己的技巧。
他徜徉在众多胡同之间,那些数不清的胡同老门是胡同建筑中最漂亮的部分,从清晨到傍晚,随时捕捉着令他感动的细节,数年间,他用相机记录了大量的老门影像(遗憾的是大部分老门已经不复存在)。
《门脸儿》
这些老门虽然看上去有些颓败,有些斑驳,但仍能让人感受到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的自信与醇厚。
情感的冲动带动着绘画的灵感,他将时光流逝的痕迹特征真实地展示在画布上。他深信:诗不仅在远方,也在自己的家门口。
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是于阿军创作的多产期,每年完成十几幅作品。这十年间,他在构思、构图、用光、用色等绘画要素上,摸索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人寿年丰》
《老木门》
《故宫老门》
《养心若鱼》
《日暖蓝英秀》
这段时期,他更偏重胡同老门的创作,对于如何用恰当的构图和色彩把老门展示在画布上,他费了不少心思。经过不断尝试,他最终选择了整体对称的构图来表现老门固定的结构特征,把门上有特色的门环、对联、门神等元素用类似于肖像画的方式面对面地呈现给观者,让它饱经风霜的面孔真实而朴素地与观者见面,这一点也恰恰吻合了中国人把门称作门脸的含义。
《大红门》
第二个10年
胡同与门楼交相辉映
2008年以后,随着胡同改造和城市更新的步伐,于阿军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绘画主题。
“艺术创作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内心那股强烈的驱动力已不满足于对胡同场景单一式的表达方式,我试图用矛盾空间的方法,把大门与胡同风景或门楼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新的视觉感受。”
《红色年代》
《春秋》
《后海北沿1号》
《发异香》
为使这种作品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他采用了两个内容用同一光源的处理方法,把造型和色彩的重心放在一个主要部分来刻画,以求得一种非现实的视觉融合。
2009年他的第一幅组合式作品《胡同故事》完成了。通常这种尺寸的作品,他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可以画完,但这幅作品耗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种多视角的观察和处理方法成为他今后创作的一个新方向。
《胡同故事》
第三个10年
他的“胡同”也在更新迭代
从2009年到今天,又是一个十年的时间,于阿军一直在这种创作模式中尝试着不同的变化,比如把记忆或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景物融合在一起,使创作的意向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积善人家》
《为丰年》
《恍若昨日》
《胡同风景》
《四合院》
《斜阳》
《夕照胡同》
“我希望观者在我的画前,与我一同来读懂胡同文化更深的情怀。”
单纯的回忆昔日时光所获得的感动,不如画家用深沉的目光、饱满的热情以及富有同情心的沉思创作出来的严肃而含蓄的作品,更深刻更有意味。
他的“胡同”仍在创作中。
主编|石榴
制图|李甦
编辑|雅楠
图片授权来自@于阿军
感谢于阿军对此文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