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秋民俗 说到京剧《嫦娥奔月》
2020-09-29 10:51:01
  • 0
  • 0
  • 0

来源:北京晚报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如今人们过中秋节,追求的是“团圆”,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吃月饼、饮桂花酒、赏秋菊、看电视台的中秋晚会。那么,中国古人是如何过中秋的呢?从何时开始,人们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拜月、赏月、玩月?一说到中秋,人们就会想到嫦娥,您可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首次尝试有布景、歌舞结合的京剧,演的就是一出“嫦娥奔月”的传奇故事?

中秋节的民俗演变

唐代开始拜月 明代已有“兔儿爷”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人称“八月节”,又名“中秋节”。为什么叫“中秋”呢?因为依照农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三个月为一节,秋季就是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八月本就是在中段,称“仲秋”,而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周礼·天官·司裘》中有记载:“中秋献良裘。”据说古代皇帝在中秋这天会观赏祭拜明月。既然皇帝如此,那么王公大臣、贵胄宗室,也就纷纷效仿起来。到了唐代,这种拜月的风俗,就更普遍了,尤在女性群体中盛行,如唐代施肩吾的《幼女词》中便写道:“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代人们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对着圆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至宋代,八月十五中秋节真正成为民间的重要节日,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卷四“中秋”条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后,人们就将此夜定为团圆之夜,许多文人都曾创作相关的诗文,其中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到了明清的时候,中秋节已成为中国民间主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吃月饼、赏月、拜月,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明代《嘉兴县志》便记载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与寓意:“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此外,京城还有一种特殊的玩具“兔儿爷”,直到近代还非常流行。“兔儿爷”是一种用黄土制成的泥塑,兔面人身,面贴金泥,穿盔戴甲,身后插着大纛旗,有的骑老虎,有的独坐,大小不一,深受孩子们喜爱。明人纪坤(即纪晓岚的先高祖)在《花王阁剩稿》的诗序中写道:“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可见早在明代就有了中秋节拜“兔儿爷”的习俗。

老北京人也非常重视中秋“拜月”,民间有谚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秋这天主持祭祀活动是家里的女主人。按照老北京习俗,节前人们要先请“月光码”,就是印有“太阴星君”、“月光遍照菩萨”、“玉兔广寒宫前捣药”等图案的黄纸。当然,这项活动现在已经没有了。

民间节庆往往与神话传说有关,中秋节也不例外。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有“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最有名的当属“嫦娥奔月”了,这些故事在西汉《淮南子》、东晋干宝的《捜神记》所引东汉张衡的《灵宪》等古籍中多有记载。据传,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后羿从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便将不死药交给妻子珍藏。这事被前来拜师学艺的小人逢蒙知道了,便趁着后羿出门打猎,要挟嫦娥交出不死药。危急之中,嫦娥把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刻飘飘然向天上飞去,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月仙。这一天,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后羿思念妻子,每逢八月十五就在月光下摆上香案,遥祭在月宫里的妻子,百姓们也纷纷向善良的嫦娥祈求福祉幸福。

“嫦娥奔月”的故事有着多个版本,其中唐代李商隐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便讲述了另一种故事:嫦娥想成仙而偷了后羿的不死药,飞上了月亮,却从此过着孤寂的生活。

梅兰芳创新演绎《嫦娥奔月》

改良服装独创舞蹈 妻子亲自做头饰

如今,我们常常能在影视剧中看到“嫦娥奔月”的故事,而近现代最早把这一故事推上舞台的人,是京剧大师梅兰芳。

1915年,梅兰芳创作并演绎了《嫦娥奔月》一剧,以迎接中秋佳节,这也是他第一出古装歌舞剧。当时,这出戏由齐如山和李释戡担任编剧,他们在《淮南子》和《搜神记》所记载的故事基础上加以想象,很快创作出了剧本:后羿得到了西王母的长生不死药后,被其妻嫦娥在酒醉之后吞服下去。后羿大怒,欲追究其罪行,嫦娥因为服药后身轻,飞升月宫,并被守卫吴刚接入宫中。后羿箭射无效,只好怅然而归。王母娘娘命嫦娥掌管月宫中的广寒宫,中秋之夜,嫦娥与众仙子在宫中饮宴并且歌舞,以庆贺佳节。这一出戏的演员阵容很强大,梅兰芳自然是扮演嫦娥,名净李寿山扮演后羿,大武生俞振庭扮演吴刚,老旦谢宝云扮演王母,名丑李敬山扮演兔爷,名丑曹二庚扮演兔爷奶奶,还有路三宝、姚玉芙、朱桂芳、王丽卿等名旦扮演众仙姑。

由于这是梅兰芳先生的第一出古装歌舞剧,必须要一炮打响,主创人员为此可费了脑筋。前面的戏还好说,主要是嫦娥飞入月宫成了仙子以后,穿什么服装?戴什么头饰?怎么样歌舞?唱什么曲调?都要重新安排。当时,梅兰芳提出了建议,认为嫦娥成为仙子后,她的服装要参考古代的仕女画。于是主创们对传统京剧服装进行了改良,按照仕女画中的样式,将上身长襖改短,下身短裙子改长。为了兼顾京剧中的舞蹈效果,仕女装的短袖则制作成长袖。

解决了服装问题之后,嫦娥仙子的发型也是一个大问题。传统京剧中旦角的发型都是梳大头,后面拖着一个假发的“线尾子”,可这和仙人的形象不符合。这个时候,梅兰芳的发妻王明华为他解决了这个难题。王明华作为女性,对装扮有独到的审美眼光,加之她出生于梨园世家,对舞台上的发饰造型有极高的悟性。她为嫦娥设计的发型是:“把头发散披在后面,分成两条,每一条在靠近脖子的部位,加上一个丝线做的‘头把’,挨着‘头把’下面就用假发打两个‘如意结’”。这个发型效果非常好,可是难度很大,所以每次梅兰芳演出《嫦娥奔月》时,是由王明华在家把头饰做好,梅兰芳临上场时往头上一套,才算完成。

服装与头饰发型解决了以后,就要解决舞蹈的问题了。既然名为古装歌舞剧,舞蹈一定要突出。剧中,在嫦娥服药以后飞升月宫的途中,后羿紧追不舍,梅兰芳扮的嫦娥在一句高亢的“西皮导板”以后,用快速的“圆场”伴以珠落玉盘的“快板”,表示途中的艰辛和焦急。嫦娥掌管广寒宫以后,和众仙人一起庆贺佳节,在此梅兰芳新创了一个“花镰舞”。根据梅兰芳的设计,嫦娥手持花镰,后面挂的是一个花篮儿,说明嫦娥奉王母之命,前来采花酿酒宴请嘉宾。梅兰芳用花镰表现采拮各种鲜花的舞蹈动作,其动作是在老戏《虹霓关》中“对枪”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花镰舞”之后,梅兰芳再配合四个名旦的集体舞蹈,令人耳目一新。最后一场,嫦娥俯瞰人间,看到百姓欢度中秋佳节,便以“西皮二六”唱出心中感慨,同时伴以长袖翩跹的“袖舞”,新颖脱俗。从此以后,梅兰芳的歌舞剧,每一出都要有每出戏的特制歌舞。梅兰芳这第一出歌舞剧,在1915年农历9月23日首演于北京吉祥园,此后也多次演出。

2008年,笔者受河南省京剧院邀请,根据《山海经》的记载重新编写了《嫦娥》这出神话剧。剧中嫦娥被贬下天宫后,落地在河南巩义县,与后羿结为夫妇,最后为了担当后羿箭射天后九个儿子(即太阳)的罪责,独自服用“冷月丹”而飞入月宫,孤苦凄凉。该剧由王怡扮演嫦娥,并首次使用了升降机,嫦娥吞丹后登上此机而飞入月宫,而令观众嗔目。此剧荣获了2008年河南省第11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