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九九思亲浓,佳节又重阳。10月11日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由顺义区杨镇人民政府、马坡镇人民政府和北京城市学院三方联合主办的“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 古镇新城共贺重阳暨文化交流主题活动”在北京城市学院盛大开幕。

顺义区文明办主任皮志杰、区总工会副主席李慧哲、团区委副书记郭文韬、区文化委副主任王辉、区民政局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李静;杨镇地区党委书记李莉、马坡镇党委书记贾睿、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秦士友等领导出席活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文化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千龙网、北京晚报、京郊日报、顺义区融媒体中心、北青社区报等多家中央、市、区级媒体单位亲临现场。

本场活动由杨镇沙岭小学的同学们表演的曾庄大鼓《鼓震神州》震撼开场,浑厚洪亮的声音、整齐划一的动作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 “京东第一鼓”的独特魅力。充满童趣的儿童舞蹈《拉丁舞串烧》、《广场舞大妈》,孩子们用稚嫩的舞姿、天真的笑容为长辈们送上节日的诚挚祝福,表达出浓浓的敬老、爱老之情。评剧《南泥湾》选段,为在场的老人们送上了经久不衰的国粹之声。歌曲《孝敬父母》、《母亲》,更是道出了全天下儿女对父母牵肠挂肚的爱。由老年人表演的集体舞蹈《欢庆秧歌》、《走江南》,婀娜的舞姿展现了老人们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生活态度,和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夕阳风采。锣鼓喧天庆佳节,龙腾狮舞迎重阳,灯光闪烁间,由马坡二小的孩子们带来的《龙狮舞》,更是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活动现场,来自两个镇的三位老人走上舞台,分享他们幸福的晚年生活。在他们之中,有人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坚持文学创作,有人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生的挚爱与追求,有人情怀满溢、将古镇风貌跃然纸上,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质朴的语言、感人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退休之后依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不断完善自我,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挥余热,为身边的人送去温暖,以自己质朴的行动传递善良,温暖人心。现场的孩子们也为老人献上重阳节的礼物,祝福他们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据了解,此次参演的所有节目均由杨镇及马坡镇百姓自编自导自演,你方唱罢我登场,古镇与新城同台交流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为九九重阳节献上了一份暖融融的文化盛宴。

为借助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有利契机,以顺义区潮白河文化带建设为重点,充分借助“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发挥传统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挖掘地域特色、扩大地域影响,今年以来杨镇与马坡镇积极探索开展镇级文化交流合作。作为顺义区占地面积最大、落户最早的灵韵古镇,杨镇有享誉京城的杨镇龙灯,也有威振京东的曾庄大鼓。马坡镇作为顺义新城核心区、正在崛起的国际化新城,“四季文化”也让更多更优质的资源扎根基层。

而北京城市学院,作为北京东北部地区代表性高校,具有应用型高校人才、专业等方面资源优势。通过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与院校的合作等方式,开展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传播,展现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在增强文化供给的同时,实现共促共进,让惠民文化更多地融入百姓生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