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本报记者 管 斌 通讯员 李菲菲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考察时指出——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2020年1月15日,随着长篇电视剧《我们的小康时代》在三涧溪村正式杀青,这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大剧,距离与全国观众见面的时间越来越近。这部以三涧溪村党总支书记高淑贞为故事原型改编的电视剧,描绘了一幅“小康时代幸福图景”。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原型所在的三涧溪村,看“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是如何在这里落地、开花、结果的。
村民富,一心奔向小康路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激励着三涧溪人充分发挥智慧和力量,朝着更高目标勇敢前进。
作为章丘区回乡创业大学生的代表,“猪倌”王元虎和李少清的创业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10年前,回乡创业的王元虎夫妇,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建起了生态养殖场。经过10年的发展,王元虎夫妇创立的济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济南市龙头企业,生态养殖基地现有员工50余名,年出栏生猪3000多头,年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
“自己富了不叫富,我们要帮助更多人增收致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王元虎夫妇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号召,先后投资近千万元,与章丘区文祖、曹范等乡镇以及六七个省定贫困村建立帮扶关系;在章丘区与湖南省泸溪县的扶贫协作中,王元虎把生态养殖的经验复制到了泸溪县,2年间帮助150余户贫困户脱贫,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
为进一步培养本土人才,王元虎还把村里120多名青年党员、回乡大学生、复退军人组织在一起,成立了济南绿涧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园中园”“农创园”等形式,吸引带动更多青年参与农村创业。
“95”后李其晓便是夫妇俩手把手带出来的年轻人之一。小李是一名复员军人,在高淑贞的引导下,他到王元虎的合作社租赁了一座七分地的大棚种草莓,仅用了半年时间,销售收入就达到10万元以上。现在,他自己流转了土地,投资建起了新大棚,还发展了销售多肉植物的新业务,小伙子的创业信心更足了。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家,又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自己后,三涧溪村村民赵顺利深受鼓舞。给人打了一辈子工的他,决定要自己创业当老板。他拿出多年积蓄,在三涧溪村东侧的美食街上开了一家“赵顺利特色小吃铺”。因为用料实在、制作讲究,他家的小吃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火烧配蛋花汤逐渐成为三涧溪美食街上一大特色小吃。
新的一年,赵顺利又有了新的打算:自己有30多年的驾驶经验,不能就这样荒废了。通过考察市场,赵顺利发现,周边很多建筑工地的地下工程需要外形较小的铲车,而开这类车的并不多,于是他购置了一台小铲车,打算把小吃店交给妻子和妹妹打理,过了年就开始接活儿,开启新的工作和生活。“咱们赶上好时代、好政策了,只要不馋不懒、能干活,就有钱挣,日子就会越过越好!”说着自己的新年计划,老赵眼里露出了幸福的光彩。
如今,三涧溪村具备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实现了就近就业,2019年,村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
村子强,产业振兴聚能量
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住进了干净舒适的社区新居,孩子上幼儿园不花钱,子女考上大学有奖励,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发放补贴……如今,三涧溪村村民已步入让人羡慕的小康生活,而这得益于村集体收入的增加。
“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淑贞说。怎么发展?三涧溪村首先是解决道路、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问题。解决了这些群众所急所盼的问题,高淑贞又开始琢磨产业发展的问题。她先发动村里人自己干事创业,谁有能力让谁干,倡导“行行都能出状元”,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他们“搭台子”、添助力,大伙儿的创业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高淑贞认为,村里不是没有资源,就是没有活起来、动起来,只有把资源变成资产,村集体才能增收。三涧溪村进行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统筹盘活了各类土地资源,建起农业生态示范园、农事体验园、采摘观光园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开发古地道旅游,带动乡村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带动村民和周边劳动力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此外,三涧溪村还抓住全区招商引资的机遇,先后引进了72家企业,2019年实现利税1.3亿元。这些企业不仅为村集体增收,还给全村80%的青壮年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一年就让老百姓实现工资性收入4000多万元。记者了解到,仅该村引进的山东连发医用塑料有限公司,就解决了村里80多名妇女的工作问题,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多万元,还带动周边500多户村民搞起了家庭组装,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村民有了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日子自然越过越有奔头。
“三涧溪村是近郊村,受益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利好,发展三产是必然。”近年来,三涧溪村两委班子围绕服务城市发展做起了文章。作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村,三涧溪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优势,努力发展旅游、培训、康养、餐饮、娱乐等产业。为让产业发展成规模、有文化,三涧溪村鼓励村民抱团发展,先后成立了绿涧生态农业、巾帼商贸、古村旅游、四邻餐饮、素腾养种植等合作社。
堡垒强,党建引领根基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涧溪村的蓬勃兴旺,归根结底得益于党建引领的“活水”。
三涧溪村强化班子建设,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每月15日主题党日活动雷打不动;创新“五个一”平台,村两委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大幅提升了组织力;打造过硬队伍,带头办实事,党员干部领着群众干,提高了队伍素质。
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三涧溪村目前已建立了以企业职工、青年创业、旅游、康养、物业为主的5个党支部。5个党支部均由合作社或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确保党建引领在各个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今年34岁的退伍军人李懞,在青年创业党支部的引导和支持下,不仅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还担任三涧溪村古村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身为党员的他时时处处做榜样,跑合作单位,谈商家赞助,联系其他景区制定各具特色的参观旅游路线……经过5个月的运营,公司21个股东年底分红8万元,让股东们初步尝到了抱团发展的甜头。
如今,在党建引领这面鲜明旗帜下,三涧溪村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朝气蓬勃,人人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正如高淑贞所展望的“小康时代”那样——有家有业、有吃有喝,老了不愁养、年少不愁学、病了不愁医,不一定多富裕,但有富余,自由自在地生活,无后顾之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管 斌 通讯员 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