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爱情的忠诚、接力和担当
2021-06-17 12:07:38
  • 0
  • 0
  • 0

今天,我们来到两位烈士的陵园,共同观瞻这对革命恋人的生平,深情缅怀他们的事迹。这里呢,静穆地矗立着两座小碑,从北至南,分别安葬着高君宇烈士,和石评梅先生。

首先,我想给各位,讲述两段跨越百年的爱情故事。

恰恰就是一百年前, 1921年秋天, 25岁的高君宇和19岁的石评梅在山西会馆初次相识。“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在香山开会期间,高君宇用承载着这段文字的红叶,对石评梅开展了热烈的追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1925年1月,石评梅开始照料病榻前的高君宇直至他3月5日离世,享年29岁。此时的石评梅才打开心扉,接纳高君宇,成为灵魂的伴侣,终日在陶然亭的墓畔哀歌。两年后,由于过度哀痛而病故。一对恋人,生前求而不得,身后痛失追悔。他们未能像普通的情侣那样相爱结婚,死后按照石评梅的遗愿合葬在陶然亭畔。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25年,时为邓中夏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的高君宇、邓颖超、周恩来,他们彼此相识。就是在高君宇去世的前两个月。他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经过上海途中向党组织汇报联络,同时拿到了周恩来同志写给邓颖超的第一封求爱信。鸿雁传情,促成了另一对革命伴侣。也开启了第二个风雨百年的传奇故事。

为什么要将这两段故事放在一起谈呢?正是这两段传奇爱情故事。无言地传递着坐落在我们面前两座墓碑关于爱情、事业和忠诚的接力。

我们现在看到的墓碑,是1985年复建的。因为它曾经在文革期间被人为毁坏,高君宇的家人向周总理写信请求保全,两位英烈的的血肉躯体才得以火化、保管,重新安放在复建的陵墓中。周总理亲自关怀,并一石定音:“革命和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也有教育。”

这座墓碑的造型非常特别,像是两柄划破天际的利剑。

形制仿用西方的方尖碑。用这个造型,纪念高君宇烈士在相片上自提的小诗,也是他短暂一生的写照:“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要生如闪电般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句诗文也按照石平梅的笔迹刊刻在高君宇墓碑的南侧。

有很多人好奇,烈士的事迹不应该是战死沙场或者英勇就义吗?

然而,高君宇烈士,却平凡如你我,炙热如闪电!

就拿他生命最后九年,做个倒计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0岁在北京大学念书,英语专业。

1919年,作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参与组织五四运动,并在10月加入邓中夏平民教育讲演团。

1920年10月,担任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1921年入党,担任团中央一大委员。

1922年,担任党的二大中央委员。

1923年参加中共三大,担任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

1924作为孙中山的秘书,追随北上参加了中共四大和国民会议。

1925年初,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帮助周恩来,第一次向邓颖超递送情书。

由于为革命事业往返奔波劳顿,高君宇阑尾炎发作,不幸在协和医院手术病逝。如此年龄,投身民族存亡的伟大事业,站在国共合作的历史交汇点上,怀揣着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忠诚践行着初心和使命,被誉为中国青年革命之健将,不可谓不英烈!

这就是高君宇,一名我党事业的先驱者的故事。

再说说他的爱情。

也许大家并不熟知,石评梅老师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与萧红、张爱玲、吕碧城齐名。她的文学成就,思想觉醒,在那个时代是超越了林徽因、陆小曼等人的。

在和高君宇相识相恋的过程中,她逐步成长为妇女解放和独立运动的一面旗帜,用笔做刀,和鲁迅等进步人士齐声呐喊。写下了《痛哭和珍》等文章。用炙热的呼号,刺破了暗夜的天空。发出了那一代青年的巨大回响。

这就是两位英烈凄美的爱情故事。

假如有一天,你们中的年轻人,遇上了心上人,可以约上他前来此地,探讨事业、爱情和忠诚的命题,并肩站在他们的墓碑前,许下坚贞的誓言。“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请不要错过。”

假如有一天,你们带着爱人前来,可以十指紧扣,许下坚贞的誓言。“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我们没有错过。”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