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都是回忆,跟随80后画家笔下的童年来一次穿梭时光之旅吧!
2020-09-02 14:14:49
  • 0
  • 0
  • 0

来源:东城艺苑

童年是人生最无忧愁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慢慢开始感受到学业、事业、家庭、子女种种内外交困的压力与劳顿。时代高速前行,人们也脚步匆匆,早已无暇去回顾那段早已逝去的烂漫光阴。

东城区美术家协会会员、80后青年艺术家刘鹏以【印象·童年系列组画】的形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童年记忆。【印象·童年系列组画】,分为“衣、食、住、行”与“吃、喝、玩、乐”两部分,将在“画说京韵”栏目中分两期推出,本期为“衣、食、住、行”主题。

这一系列画作描绘了改革开放前后,即1970至1990年代人们的生活概况。刘鹏是北京人,他的画寄托了北京孩子对童年的缅怀,但从时间段上来看,无论生在何乡,都能涌出深深的共鸣吧。

在那个对美的追求极度渴望释放的年代,没有时尚的坐标,也没有潮流的导向。人们利用有限的物质条件和外来资讯,穿出了特有的文化,从而形成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潮流与时尚。

白球鞋

白球鞋是童年时干净、时髦的象征,但凡学校有活动,必定要求统一穿白球鞋。白球鞋脏了要用白鞋粉刷,再用卫生纸包起来晾干,否则会变黄——这个白球鞋护理小窍门也不知是打哪儿传出来的,反正全中国爱美的小学生都知道,到今天也还是很实用呢。

纱巾

绚丽的纱巾是姐姐阿姨们风沙季节的标配,不过小女孩们也已经懂得爱美。她们用巧手将纱巾折出各种样式的头花,系在乌黑的发辫上,这是独属于女孩子的才艺大比拼。

少先队服

80末90初的小学生,应该人人都有这么一套少先队服:男生白衬衣蓝短裤,女生白衬衣蓝色背带裙,脖子上系着红领巾。这是六一儿童节这类重大节日活动的标配服装,也是80后90后童年记忆的一处亮色。

时装模特

80年代,“时装模特”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后,服饰造型的前卫、表演风格的大胆(其实不管是服装还是表演,现在看起来都已经很保守了),对当时人们保守的审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到了90年代,还拍了一部电视剧《中国模特》,直到那时,模特也还是一种很前卫、很小众的职业。

小黄帽

80年代后期,崇文区(现在属于东城)先推出小黄帽,此后小黄帽就成了小学生的专属标志。放学后排着队唱着歌回家去,一溜儿醒目的小黄脑袋,眼见着汽车礼让,行人瞩目,心里那股队伍的归属感和自豪劲儿,甭提多美了!

军装

军装是男孩子们专属的童年记忆。一身整齐的军绿,大檐帽上红五星,腰间扎根皮带,再别上一把削得歪歪扭扭的小木枪,这身装备对皮小子们可说是人人渴望个个眼馋,谁要能穿上这么一身儿,分分钟变身孩子堆里的明星,走到哪儿都跟着一串眼神艳羡的跟屁虫,玩“警察抓小偷”都能自带警察光环。

泳衣

八九十年代有过一阵子健身热,很多孩子也都有河边海边泳池边的泳装照,女孩子连体衣,男孩子小裤衩儿,挺着胸叉着腰,小眼神里透着骄傲和满足。

运动服

80后、90后的校服历来都是肥肥大大没款没型的校服,虽然敦实亲切却也小有遗憾:包在这样的衣服里面,喜欢的男生女生就看不到自己最美好的模样了呀。即便到了现在,看到小朋友们青春美丽的校服款式,也忍不住暗暗欣羡呢。

照相馆

每个80后大概都能找出几张这种风格的童年照:眉毛画得黑黑的两条,腮帮子涂得红红的一团,男孩骑着木马,女孩捧着花束,站在远山近亭、蓝天白云的布景前……现在看起来令人失笑,在当时可也算是风尚大片呢。

在那个跨越改革开放的年代,经济的搞活,政策的放宽,逐渐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三餐形式的变化,充分体现出生活的富足。“下馆子”也成了一句流行语,恰当地诠释了“民以食为天”的内涵。

菜市场

80年代后期,北京有了室内自由市场,买菜不再需要各类票证,方便多了,蔬果肉蛋的种类也丰富多了。“菜篮子工程”这个词儿逐渐耳熟起来,北京人的餐桌就此一路奔着美味丰盛去了。

大碗茶

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让大碗茶这种廉价的平民饮料名满天下。粗瓷大碗里装着沏好的茉莉花茶,后来也有用玻璃杯的,一毛钱一杯,上面盖着一片玻璃防止落土,透着那么干净清凉。火车站、地铁站、长途车站和公园门口这种人流密集的地方,大碗茶茶摊儿比较多。后来有了玻璃瓶装汽水,再后来又有了瓶装矿泉水,出门在外喝水不再是难事,大碗茶也就渐渐没了踪影。

飞机餐

大龙虾、茅台酒……这么上档次的飞机餐是不是很不可思议?80年代的国航还真的就是这样。那会儿极少有人坐得起飞机,乘客大多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大老板,这种奢侈享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烤白薯

烤白薯和糖炒栗子一样,是北京冬日街头的平民美食,也是70后和80后童年的美好记忆。寒气入骨的时节,往烤白薯的大铁桶旁一站,暖烘烘的甜香立马就涌进胸腔。啃上一口又面又糯的白薯瓤,从舌头尖儿一路甜到肚脐眼儿!连又韧又黏的白薯皮也不能放过,那上面滴着烘出来的糖稀呢。

肯德基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了中国第一家餐厅,从此就成了北京孩子心中的圣地。吃倒还是其次,那种有别于国营餐厅的环境、服务和饮食方式太新鲜了!往往是考了第一名或者过生日,才能得到“一顿肯德基”的奖励,跟同学说起来“我昨儿去吃肯德基了”,高档,洋气,倍儿有面子。

餐馆服务员

三四十年前,普通人下馆子还很不常见,只有亲戚朋友来了才会去一次。那时候国营饭馆的服务员可是个香饽饽职业,个个牛气冲天,更谈不上什么“服务”了。随着90年代私营饭馆的兴起,“严禁打骂顾客”这样的标语才逐渐成了历史笑话。

下馆子

私营餐厅的兴起,使得家庭聚会、朋友小酌脱离锅灶的劳烦成为可能。也是经济的发展,让普通人的钱包都鼓起来了,下馆子成了让人愉悦的乐事,而不再是负担。

小饭桌

中午放学铃一响,学生们就像小牛犊一样欢腾地奔着食堂去了。关系好的几个挤挤挨挨围满一桌,饭盒各自铺开,相互比较点评一番,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一顿午饭就这么愉快地开始啦。

早点摊儿

早点摊儿往往支在餐厅门口,是餐厅的营收。简陋些的,胡同口支个煤球炉子,架口油锅,摆上一桌二凳,也是门儿小生意。那会儿的早点不像现在南北融合中西荟萃的这么丰富,只有油条、油饼、豆浆、豆腐脑、烧饼、小咸菜这常见的几样儿,连豆浆豆腐脑的甜咸之争都还没影儿呢,可如今回想起来,也都是香喷喷甜津津的满足。

那个年代居住环境并不宽裕,反而拉近了亲朋邻里以及身边小伙伴之间的距离。当年那份真挚、淳朴、热情的关系,也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了美好的回忆。

胡同儿

胡同寄托了无数北京孩子最温情也最诗意的童年印象。胡同总是和绿荫、蝉鸣、温厚的人情联结在一起,墙根下鲜花盛开,门楼上绿枝低垂。胡同里生胡同里长的孩子,玩伴也都是在胡同里。胡同也和生命初始,最纯净的友情联结在一起。

皇城根儿

早年间的皇城根下,住的多是老北京。出门上班买菜遛早儿,抬眼瞧见红墙碧瓦,心里就透着惬意踏实。这是老北京的一份念想,有皇城的贵气,也有日常柴米油盐的平淡知足。

简易楼

简易楼又叫“筒子楼”,是七八十年代的城市主要住宅形式之一。如今的孩子恐怕很难想象简易楼的居住环境:一层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每户拉一个电表,电线纠缠不清,走道里堆满各家的杂物……当然,小孩子就知道玩儿,住哪儿都开心。北京老城区的简易楼这几年在逐步腾退,也即将走进历史了。

客厅的阳光

绿墙裙、高低柜、写字台、留声机、父母结婚用的大红箱子……这是80年代普通城市家庭的经典配备。如今它们都已经被淘汰,只有窗边跳动的阳光,年年岁岁,照过前人照今人。

门墩儿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这是北京孩子小时候都听过的一首儿歌,门墩儿也因此与童年紧密相连。北京现存的门墩儿多是明清时代的遗物,很多都是精美的艺术品,要是细说起来,里面也是大有学问。

门环儿

旧时候的北京住宅,不光是豪门朱户的大门上必配门环,平民百姓大杂院的临街门上几乎也都有门环。门环既是艺术品,也有实用性,上门做客时,轻叩门环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如今四合院所剩不多,门环的作用也被门铃、门禁代替,那清脆的叩动门环的声音也只能回响在童年的记忆中了。

门牌号

小时候,门牌号就意味着温暖、安全、饱足,不管在什么天气,从多远的地方回来,远远地望见门框边熟悉的蓝牌牌红牌牌,一颗心马上落回肚子里:到家了!

五脊六兽

五脊六兽是中国宫殿式建筑,房顶有上脊五条,四角各有兽头六枚。五脊六兽从建筑学上讲,有通风排水避雷的作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

自建房

大杂院里的住宿条件终归逼仄憋屈的,所以总有人想尽点子,这儿砌个杂物间,那儿搭个顶棚,一砖一瓦地多挣一分宽敞。金银花和葡萄藤织出绿网,遮住芜杂,留在心底的只有童年的温馨和荫凉。

那个交通并不便利的年代,几乎所有交通工具都是我们所喜爱的,因为那代表着我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吉普车

80年代能开上吉普车,那就一个字:酷!开吉普车的多是大院子弟,私人也有买吉普的,但很少,所以往吉普上一坐,周身仿佛就笼上一层高高在上的荣光。

绿皮车

八九十年代之前,绿皮车曾是中国铁路最标准的形象代表:又脏又挤又慢。铁路大提速,加之动车和高铁的普及,让古老的绿皮车成了很多人的童年和青春记忆,甚至成了网红打卡景点,这真的是“时代的列车飞驰”啊。

地铁

如今北京隔三差五便有新的地铁线路投入运营,新站台宽敞明亮,新列车干净舒适,比起来,已经跑了好几十年的1号线和2号线不免有些灰头土脸。可那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那时候坐地铁也是很“先进”的事儿,相当于一次小型的市内旅行呢。大夏天儿,一进2号线的地铁站,凉风刷地就把周身的汗都收干了。

黄面的

1990年代,北京的街头开始出现这种俗称“黄面的”的黄色面包车。黄面的既能载客又能拉货,能跑大街能钻胡同,价格低廉搭载方便,深受普通百姓欢迎,被爱意无限地称为“面的”“小面”。到了90年代中期,北京城里更是一片“黄”,直到新千年前夕,才彻底被夏利和富康取代。

无轨电车

因为车顶上拖着两根缆绳连着电线,无轨电车又被形象地称作“辫子车”,有时候走到半路上,售票员还得下来拽那两根“辫子”。无轨电车是七八十年代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直到今天,北京仍有30多路无轨电车作为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服务着城市。

竹推车

40年前的婴儿推车远没有今天这么高大上,很多都是竹编的老物件儿,叔叔睡了侄子睡,哥哥坐完妹妹坐。夏日的午后,浓荫蔽日,蝉鸣不歇,奶奶姥姥们晃着大蒲扇,推着吱吱呀呀的竹车走在胡同里,车里躺着甜睡的小婴儿,这情景,看一眼就是沁心的清凉。

小三轮车

那会儿还没有滑板车,也没有型号齐全的儿童自行车,一辆小三轮车已经是童车中的顶配啦。坐在自己的小三轮上,呼朋唤友,睥睨群娃,那威风劲儿不亚于今天的机车少年。

月票

月票便宜、方便,八九十年代的北京人,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基本上人手一张。小学生通常把月票装在卡套里,拴上绳子挂在脖子上,上车时朝售票员一亮就得。月票种类繁多,有公共汽车月票,还有公交地铁联合月票,先是纸质票,后来换成IC卡,直至彻底停用,成了文物。

自行车

七八十年代市面上最多的自行车还有前梁,俗称“二八大杠”,80后恐怕都有坐在大杠上硌得屁股发麻的经历吧。这种粗笨结实的大黑车曾经是很多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如今潘家园的一处公园里,逢周六还有这种老式自行车市场,穿梭其中,仿佛光阴回流三十年。

主编 | 石榴

制图 | 李甦

文字 | 高原 刘鹏

编辑 | 雅楠

图片授权来自刘鹏

此画家由东城美术家协会推荐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